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- 常见问题

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建设

阅读次数:45

      《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》是工信部为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、支撑“双碳”目标实现而制定的重要文件。以下从政策背景、核心内容、实施路径及行业影响四个维度进行解读:

一、政策背景:双碳目标下的数字化赋能

1.国家战略需求

指南是落实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具体举措,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工业领域能效与碳管理水平,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。

2.技术与实践基础

前期已建成200余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,并在上海、河南等地试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,形成了成熟案例。工业互联网、AI、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能碳数据的实时采集、分析与优化提供了支撑。

能源管理.jpg

二、核心内容:四大板块构建管理体系

1.建设目标

精准化计量:覆盖煤炭、电力、天然气等全品类能源消费数据,实现实时监测与追溯。

精细化管控:通过能效对标、能流分析、碳足迹核算等功能,优化用能结构与碳排放路径。

智能化决策:依托大数据模型提供用能策略推荐、碳排放预测预警,支撑低碳转型决策。

2.业务功能

基础功能:能耗查询、能源消费量及强度计算、能效对标。

深化功能:用能预算管理、碳资产管理(配额预测、交易)、供应链碳管理。

创新功能:产品碳足迹核算(全生命周期碳追踪)、绿电绿证交易数据整合。

3.技术方案

系统架构:涵盖基础设施、数据采集(智能仪表 + 区块链存证)、模型组件(能效 / 碳排放算法)、业务应用(碳核查支撑、策略优化)六大模块。

技术支撑: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、AI 大模型、在线监测等技术确保数据互通与动态优化。

4.保障措施

制度保障:依据《节约能源法》《工业节能管理办法》建立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。

安全防护:构建网络安全协防体系,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。

三、实施路径:分阶段推进与协同联动

1.企业层面

升级改造:现有能源管理中心扩展碳管理功能,实现能碳一体化管控。

试点示范:钢铁、石化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优先建设,探索行业特色解决方案。

2.区域与行业层面

公共平台建设:上海、河南等地已开展省级碳管理平台试点,未来将推动跨区域数据共享。

政策协同:与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、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政策联动,形成工作合力。

3.技术推广

遴选发布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目录,推广智慧能源监控、能碳一体化管控等技术。

强化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,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衔接。

四、行业影响:重构工业绿色竞争力

1.短期效应

倒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,如推广电炉钢、绿氢炼化等工艺。

提升碳核查效率,降低企业履约成本。

2.长期趋势

供应链协同:通过碳足迹核算推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,应对国际碳关税等贸易壁垒。

市场化机制:碳资产精细化管理(配额预测、自愿减排交易)将成为企业新盈利点。

技术标准统一:能效对标、碳核算模型与国家标准接轨,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
五、总结

          该指南标志着工业能碳管理从“粗放式”向“数字化、精准化”转型,企业需以数据为核心,构建覆盖 “采集-分析-优化-决策” 的闭环管理体系。未来,能碳管理能力将成为工业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,而数字化平台则是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的关键工具。


关于康派智能
康派智能成立于2013年,专业的工业能碳管理系统软硬件一体化服务商。为全球用户提供能源管理系统、双碳管理平台、智能运检管理系统、设备健康管理系统、能耗在线监测系统、能源物联网设备、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等软硬件产品及系统集成服务。公司以“让能增效更简单”节为使命,为企业能源的高效使用和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。

添加企业微信

免费获得方案及报价

免费热线 400-0371-828

客服热线 19149444863

在线留言免费获取方案报价
您的姓名
您的联系方式
公司名称
您的需求